當大全能源(688303.SH)和TCL中環(002129.SZ)握上合作之手,國內目前最大規模的多晶硅料長單誕生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大全能源和TCL中環各自的公告,卻對這份長單合同的預估價格并不統一:
大全能源按照PV InfoLink最新(2022年10月20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價30.30萬元/噸(含稅)測算,預估價為1308.96億元(含稅);
TCL中環則采用了PV InfoLink 10月發布的價格預測,以預計2022年至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價格計算均價為14.60萬元/噸(含稅)為參考,預估價為630.72億元(含稅)。
10月25日晚間,兩家公司分別發布公告,雙方子公司約定2023年至2028年采購43.20萬噸原生多晶硅(太陽能級免洗硅料)。這一長單采購規模,一舉超越了不久前晶科能源(688223.SH)和通威股份(600438.SH)簽訂的四年半采購38.28萬噸多晶硅的量。
1300億元硅料訂單被“縮水”
剛剛公布三季報的TCL中環,迎來了該公司歷史上最佳盈利時刻。
今年前三季度,TCL中環實現營業收入498.45億元,同比增長71.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0.01億元,同比增長80.68%。
交出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該公司硅片產能持續放量,電池片和組件業務已具規模。
今年第三季度,TCL中環寧夏六期50GW產能項目投產爬坡。截至9月底,該公司拉晶總產能達到128GW,環比第二季度末增加約20GW。并且,TCL中環全年產能建設目標為140GW。
作為國內硅片產能可力拼隆基綠能(601012.SH)的龍頭,TCL中環持續攀升的產能規模勢必需要充足的原材料供應。
在硅料端,該公司已經與協鑫科技(03800.HK)深度合作——2017年,TCL中環入股了協鑫新疆的多晶硅項目,并在內蒙古合資設立了內蒙古中環協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022年7月份,TCL中環控股股東TCL科技(000100.SZ)與協鑫科技簽署合資協議,共同推動年產10萬噸顆粒硅、硅基材料綜合利用的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研發項目。
而在硅料長單采購方面,早在2021年2月,TCL中環還與保利協鑫能源(后更名為協鑫科技)簽訂《多晶硅購銷合作長單框架協議》,約定在2022年1月至2026年12月期間向保利協鑫采購包括顆粒硅在內的多晶硅料合計共35萬噸。
不過,在這份公告中,TCL中環同樣有意避開了對于該長單合同的預估價,僅是強調“合同交易總額以最終成交金額為準”。
針對此次與大全能源簽訂的長單合同,TCL中環采用的是PV InfoLink 10月發布的價格預測——2022年至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價格均價為14.60萬元/噸(含稅)進行測算,預計采購金額約630.72億元(含稅)。
然而,該數字公布后,迅速引發了業內熱議。尤其是當合作方大全能源發布公告,預估此次長單合同金額為1308.96億元(含稅)時,1300億硅料訂單為何被“縮水”的討論此起彼伏。
10月26日,大全能源和TCL中環分別針對預估合同價格“打架”的情況進行回應。前者表示,默認以行業現價來預估采購金額,且本次采購合同的時間周期較長,期間存在較多因素使得硅料價格發生變化,意味著硅料價格會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以現價來預估未來合同的額度可能會更為妥當;后者則表示,采購價格以采購發生當月的市場價格為參考,沒有鎖定為現價,因此公告使用PV InfoLink發布的2022年至2027年多晶硅致密料價格預測來估算作為參考,實際以當月采購訂單為準。
實際上,雙方在回應時均強調,長單合同鎖量不鎖價,按月交付。
但不可否認的是,雙方在采用何種價格進行合同價格預估時,還是發生了基于現價和基于未來預測價格的分歧。
事實上,造成雙方預估價“打架”的原因顯而易見。即,雙方采用的參考價格不同。
不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自從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的“安泰科多晶硅價格”暫停后,PV InfoLink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價成為新的參考價格,而像TCL中環這樣采用的預測價格并不多見。
這一舉動背后,正是業內對當前高居不下的多晶硅價格“意難平”。
但持續上漲的硅料價格,已經成為最近兩年里國內光伏產業鏈最大的“意難平”因素。
一位資深行業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國內硅料供需總體理應平衡、夠用,但因部分環節產能嚴重錯配,導致硅料廠商主要供應被長單鎖定,僅有少數的余量進入零售市場,進行市場化交易,并進而推升零售市場的硅料價格。
該人士指出,當前,硅料廠商的擴產、投產速度,遠不及下游需求增長?!坝绕涫沁@兩年來,硅片、電池片等環節涌入了不少新玩家甚至是跨界玩家,并推出了規模龐大的擴產計劃,這都對上游硅料的需求提供了支撐?!?/p>
當然大廠長單無法停止硅料采購,硅料降價時幅度不大,主要硅料廠有長單銷售保障。
“價格通常都是逆向傳導?!?/strong>該人士進一步分析,大廠頻頻簽訂長單,便擠占了現貨供應量,短期價格便較難出現拐點。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協鑫科技和新特能源(01799.HK)公布的多晶硅長單銷售總規模達283.94萬噸,按照公告時的現價測算,累計預估金額高達7766.66億元。
這其中,晶科能源和雙良節能(600481.SH)成為采購大戶:晶科能源分別向通威股份、新特能源拋出了38.28萬噸、33.60萬噸的采購訂單,合同預估價格超過2000億元;雙良節能則向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拋出22.25萬噸、15.53萬噸、35.19萬噸的采購長單,合同預估價格同樣超過2000億元。
面對下游旺盛的需求,多晶硅廠商也是加緊擴產。
10月25日,協鑫科技公告稱,公司樂山基地第2個模塊實現滿產,FBR顆粒硅正式達產10萬噸,FBR顆粒硅產量占中國多晶硅有效供給量10.3%。
但在供需錯配的影響下,硅料價格短期“高燒”難退。
高價硅料何以令業內“意難平”
就本質而言,上市公司公布硅料長單時所給出的預估采購金額,只能體現交易規模的大小,并不構成價格承諾。
“現在的硅料長單都是鎖量不鎖價,只有量的約定,價格隨行就市。作為重大交易合同,上市公司在公告時除了披露交易數量外,還給一個合同成交總額,一般采納簽約時段的實際交易單價?!敝袊猩饘俟I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本文來源:IT精英團--國內最大規模的多晶硅料長單誕生,大全能源和TCL中環握上合作之手
本文地址:http://www.filmpoker.net/news/166684541569099.html
版權聲明:本文采用[BY-NC-SA]協議進行授權,如無特別說明,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