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堅持輕資本轉型,零售優先,FPA面向大眾,增加縣域財政等。長沙銀行的戰略布局走在中小銀行前列。
來源:光線財經作者:尚志客4000多家中小銀行中,大部分規模較小,綜合資金實力較弱,難以與大銀行競爭。其中,總資產超過1萬億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形成了中小銀行實力雄厚的第一陣營。在邁向萬億的路上,哪些中小銀行更有潛力?從2021年末開始,a股上市銀行中最接近萬億的銀行長沙銀行,總資產7962億元。2022年一季度末,長沙銀行總資產進一步增至8265億元。從各項指標來看,這家城商行在成長性和特色優勢上并不遜色于第一梯隊城商行。在同業中,長沙銀行ROE繼續排名第一,凈息差在城商行中排名第一。2021年存款份額全省第二,保持長沙第一;貸款份額在長沙市場排名第三。業務亮麗的背后,是長沙銀行圍繞“以客戶為中心、以價值為導向”的經營理念,努力打造區域領先的現代生態銀行,業務轉型持續向縱深推進。隨著該行繼續堅持輕資本轉型、零售優先、公眾定向FPA、縣域金融的戰略布局,有望進一步打開公司利潤增長空間。01
鞏固零售:AUM在近三年內擁有業內最高的增長率。
在各類銀行爭奪大零售和財富管理的過程中,零售金融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兩極分化,大零售銀行的各項指標都遙遙領先。近年來,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零售AUM年均增量普遍超過1萬億元。這些銀行的零售金融綜合實力之強,是大多數中小銀行無法比擬的。相比之下,雖然輕資本的零售業務也成為提升中小銀行競爭力的關鍵,但中小銀行的零售發展道路需要與大銀行交錯競爭,只有更多地立足于區域資源稟賦,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才能找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由此看來,零售布局各具特色的中小銀行并不缺乏,長沙銀行就是其中之一。據光線金融統計,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零售貸款占比41.1%,為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高;此外,零售收入和零售存款占比也位居前列。據郭盛證券統計,長沙銀行近三年零售AUM平均增速達到25.2%,增速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最高。在零售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長沙銀行如何實現零售指標的全面領先?首先來自于零售策略。根據長沙銀行中長期戰略規劃,該行堅持零售優先戰略,規模、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2021年末,長沙銀行零售客戶AUM達到2773.86億元,較去年末增長25.10%。從零售基本指標看,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個人存款余額2121.61億元,增長22.5%;個人貸款余額1518.24億元,增長17.4%;從客戶群來看,截至2021年末,長沙銀行零售客戶數達到1572.83萬戶,在湖南的覆蓋率接近24%。二是全面構建生態場景。生態銀行建設方面,2021年,長沙銀行加大生態場景建設力度,重點滿足居民“吃喝玩樂”和“醫教行娛”的日常多元化需求。全年電子銀行營銷達2300萬客戶,生態圈累計達4261萬消費者?!吧鐓^生活生態、本地生活生態、Fr
第三,大力發展財富管理。在長沙銀行全力打造湖湘居民主賬戶銀行的過程中,財富管理是一個核心板塊。2021年,我行將把發展財富管理作為一項戰略工程,從財富團隊、產品體系、專業投資、股權模式、渠道服務、品牌形象等方面夯實保障機制。零售金融的持續深耕,讓長沙銀行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長沙銀行的凈息差居上市城商行之首,與其零售優勢密切相關。據中信證券統計,2021年中期長沙銀行凈息差為2.41%,在16家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一。這一方面得益于資產回報率較高的零售貸款占比持續上升;另一方面,負債端,長沙銀行活期存款占比常年在50%以上,這主要得益于良好的銀行基礎和當地零售客戶條件。02
新公共思維:與FPA理念決裂
雖然銀行業整體告別了規模增長階段,但不得不承認,規模對于中小銀行來說仍然至關重要。BCG過去三年對中小銀行的監測發現,公司業務仍然是最重要的支柱,存貸款對公眾的平均貢獻是零售的1.7倍和1.9倍。
“不搞好對公業務,寄希望于零售轉型承載全行發展并不現實?!盉CG指出,中小型銀行亟需補強的,一是種類齊全、功能完善的交易銀行和投行產品體系,二是對存量重點客戶進行價值挖掘的綜合經營能力。 零售業務持續發力的同時,近兩年長沙銀行也大力推進公司業務的轉型重構。從2021年該行的對公布局看,場景銀行、交易銀行、產業銀行、普惠銀行實現四維發力,對公轉型的突破口和增長極已經日益清晰。 對此,長沙銀行董事長趙小中在2021年報致辭中指出,“由單一產品、服務走向提供系統金融解決方案,從服務核心企業走向拓展平臺構建產業生態圈,從主要賺取利差走向全面賦能發展,以‘交易銀行+產業投行+供應鏈金融+數字化賦能’的融合模式助力湖湘企業轉型發展?!?nbsp;具體來看,場景銀行方面,截至2021年末,各類場景平臺客戶新增1.79萬余戶,智慧項目新增獲客超三千戶;產業銀行方面,全行對公客戶融資總量達2255億元,同比增長24.91%,制造業同比增長25.68%;交易銀行方面,服務客戶數5.76萬戶,增長112.7%,全年現金管理系統交易量1.2萬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5.8%。 通過一系列持續布局,長沙銀行的對公各項指標繼續實現較高質量增長。從對公客群看,目前對公有效結算戶已達12.6萬戶,增長25.7%,全省上市公司客戶覆蓋率達80%。從存貸業務規???,截至2021年末,對公存款日均余額達2800.9億元;對公貸款期末余額2019.9億元。 今年以來,金融業內外部環境面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如何做好公司業務?長沙銀行的答案是改變經營理念,從賬戶經營向客戶經營進行轉移,做好公司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做好整體公司客戶的FPA架構和模式。 所謂FPA,即“客戶融資總量”。近年來,頭部銀行提出FPA,對公業務思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銀行對公業務發展模式的重新重塑,與綜合金融服務更緊密。長沙銀行對公轉型的破局之道,是從四個方面來實現FPA的穩步提升。 一是生態化,通過GtoBtoC和BtoBtoC這兩種模式,把政務資源、客戶資源、信貸資源、資金資源整合起來,來實現批量獲客的業務發展模式。 二是數字化。公司條線通過服務產品的創新,依托科技隊伍,做好個性化和定制化服務,形成整個FPA的核心引擎。 三是數字化運營。長沙銀行已經開發出了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深度客戶經營的平臺和工具,可以充分挖掘客戶的資金流、信息流,真正把KYC做得更深更好,把資金體內循環做到位。 四是敏捷服務,通過敏捷轉型來升級服務體系、優化客戶分層分類的管理模式,提升客戶的體驗。同時,長沙銀行還致力于提高客戶經理的體驗,去賦能基層、賦能一線,真正幫助客戶經理更好開展市場工作。 通過FPA轉型,長沙銀行加大推進下沉深耕的戰略,全面精準對接本土市場、本土產業、本土客戶,在對公服務上,差異化、特色化經營特色路徑日漸清晰。03
發力縣域金融:打開新的增長空間轉型迫在眉睫,中小銀行還有什么可挖掘的增長空間?答案是縣域振興。 2022年,國家相關文件多次明確將“縣域發展”納入鄉村振興范疇,政策為金融機構指明了方向;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就重點提出,“提升縣域綜合金融服務水平,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加中長期貸款投放”。 當下縣域金融供給的相對短缺以及供需的巨大錯位,使得縣域鄉村成為地方中小銀行的發展希望所在。然而,中小銀行本土化過程中仍存在網點下沉不夠、產品、服務、隊伍跟不上等短板,中小銀行該如何把握縣域金融的重大機遇?

對中小銀行和縣域地區而言,網點仍然不可替代。這方面,長沙銀行精耕細作的先發優勢鮮明。 一方面,湖南縣域市場大有可為,縣域地區有近4700萬人口,有超過240萬戶的市場主體,存款市場規模超過2.5萬億,貸款市場規模超過1.8萬億。2021年,長沙銀行將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實現縣域貸款增速27%,高于全行貸款增速9.66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長沙銀行在縣域有一定的業務基礎。早在2016年時,長沙銀行就將縣域金融列為四大特色金融品牌之一,2021年新增網點13家、農金站901家。目前已鋪設了199家縣域網點、5700家農金站,縣域覆蓋率已經達到了92%。 產品創新與生態建設上,長沙銀行的縣域金融布局也取得了長足發展。過去一年,長沙銀行在縣域鄉村地區積極搭建鄉土生活生態,較好地契合縣域廣大個體戶、農戶的金融需求,通過一縣一策、一縣一特的方式,以及流水貸、長湘貸、農e貸產品等產品創新,積極支持縣域特色經濟。 做實縣域的路上,如何平衡成本、收益,把控風險?對此,長沙銀行將重點實施三大策略。一是戰略聚焦,將把縣域金融作為1號工程,把縣域業務提到最高的戰略優先級;二是錯位競爭,通過在縣域的錯位競爭來獲得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三是因地制宜,在產品服務、政策制定和打法思路上差異化推動業務發展。 縣域金融潛力無限。針對縣域金融,長沙銀行還提出了新的長遠目標,到2024年實現縣域地區的存貸款份額提升到8%,存貸款份額同業排名進入前5位,存貸款三年新增雙雙過千億。隨著戰略穩步推進,縣域金融有望成為長沙銀行戰略發展新的增長極。
04
結 語 中小銀行的差異化經營并非一條坦途,仍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從長沙銀行銀行的案例可以看出,中小銀行發揮本地資源稟賦,打造特色化、差異化的穩健經營路徑,就能找到彎道超車的機會。 爬坡過坎、滾石上山。 對于長沙銀行來說,當下仍是攻堅戰的關鍵點。該行已經將2022年定位為“戰略執行精進年”。隨著長沙銀行加大多個領域的戰略布局,生態銀行路徑日漸清晰,持續夯實包括本土化、輕型化、數字化、場景化在內的四化路徑,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品牌優勢,未來布局值得期待。 說明: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