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Cookies
重慶有句話,“去南山看夜景,去解放碑看美女,去金科買房?!?/p>
在金科股份實際控制人黃紅云與其前妻陶宏亞的股權之爭告一段落后,外界對金科的關注也從吃瓜、看戲回歸到了企業經營本身。
然而,金科剛剛跳出股權分置的坑,又掉進了業績下滑的坑。2022年一季度,金科歸母凈利潤為-2.94億,同比下滑164%,由盈轉虧。
更令人擔憂的是,金科已經連續兩個月進入上交所的連續逾期名單。近日,金科系理財平臺小金亞被曝違約。
面對近300億的短期債務,金科的現金流還能撐多久?
一季度規模由盈轉虧。
2021年,金科銷售額1840億元,同比下降17.56%,銷售面積196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2.23%。
隨著規模的下降,金科的收入不會增加,利潤方面將面臨壓力。
2021年,金科股份營收1123.1億元,同比增長28.05%;毛利率為17.22%,同比下降5.94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36.01億,同比下降48.78%。
金科毛利率的下降與行業整體趨勢一致。主要原因是2021年的結算項目主要是2018-2019年前后的土地收購和銷售。這些項目的拿地成本相對較高,導致地價占售價的比例上升,毛利率下降。
導致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有三個:
一是主要受拿地成本上升影響。2021年,金科毛利率同比下降5.94個百分點,導致毛利減少9.74億元;
二是受房地產調控和現金流影響,金科對預計減值的存貨等資產計提減值準備,金額21.62億元,同比增長427%;
三是受合營企業、聯營企業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收入減少影響,投資收益較上年減少5.09億元,同比下降39.06%。
2021年房地產行業很難。從業績來看,2022年一季度房地產行業的處境更加艱難。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3.1億平方米,銷售額2.97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3.8%和22.7%;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0.7%,同比回落24.9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7.5%。
受國內疫情影響,4月房地產銷售數據繼續走弱??骂祿@示,4月房地產百強企業銷售額為4284.7億元,環比下降16.2%;同比下降58.6%,降幅較3月份有所擴大,處于近年來單月業績同比下降的最高水平。
2022年第一季度,房地產銷售、投資和建筑均同比大幅下降。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金科的銷售數據也很難看。2022年第一季度,金科的銷售額為211億英鎊,同比下降57%。
銷售端表現差,業績端更不堪。在2021年年報中,金科將利潤下滑稱為短期壓力,但根據2022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公告,利潤下滑可能短期內不會得到改善。2022年第一季度,金科營收126.72億,與2021年同期的123.98億基本持平;毛利率為10.69%,同比下降9.34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2.94億,同比下滑164%。從盈利到虧損,恐怕2022年的情況會比上一年更艱難。
現金流緊張的巨額短期債務
盡管第一季度的業績不佳,但金科在業績會上表現得更加樂觀。該公司的管理層表示,“從長遠來看,自2022年起,全球許多城市
“三條紅線”指標中,金科的現金短債比不符合要求。對此,公司管理層解釋稱,“就現金與短債的比例而言,由于貨幣資金余額減少,同時在會計處理中考慮了部分年份具有回售權的公共債務,導致階段性下降至1倍以內?!贝送?,金科表示希望現金與短期債務的比率在年內增加一倍以上。
金科的愿望是好的,但2022年3月底,金科賬面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總額為208.16億,公司短期貸款為43.28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237.0。
2億元,短期有息負債合計為280.30億,現金短債比進一步降至0.74倍。金科的現金短債比不僅沒有改善,反而變得更差了。顯而易見的是,金科手上的現金根本無法覆蓋短債,公司現金流十分緊張。
想要解決現金流問題,無非是通過銷售回款或再融資這兩種途徑。然而,眼下地產銷售端不景氣,金科便將注意力瞄準在融資端。公司財務負責人宋柯表示,金科股份正在籌備發行20億元的小公募,償還未來兩筆本金共19.46億的到期債券。
除了在市場上募資,金科還向實控人黃紅云的女兒黃斯詩借錢。黃紅云與前妻股權分割結束后,黃斯詩將其持有的金科股權全部清倉,套現6億。套現之后,黃斯詩又向金科子公司金科企業提供一年期1.2億元借款,年利率10%。
在巨額的短期債務面前,如果金科需要黃斯詩的1.2億來救急,或許表明金科的現金流已經岌岌可危了。
商票逾期旗下理財疑似違約
2022年以來,各地房地產紓困政策加速出臺。僅“五一”假期,梅州、連云港、無錫、岳陽、徐州、贛州等地就發布或執行了穩地產新政,包括降低購房首付比例、放松限售、降低土拍保證金、土地出讓金分期繳納等多項措施。
金科認為,眼下正是政策傳導的關鍵時期,保障公司持續穩健經營,不出現信用風險,企業才能最終受益。
基本上,房企只要還有償還能力,都會盡量保證公開市場債務不出現違約。因為公開市場債務一旦違約,給房企帶來的信譽打擊十分沉重,也會堵死房企公開市場的融資渠道。
2021年,金科累計完成公開市場債務兌付8筆次,兌付金額超106億元。從近期要發行20億小公募保債券兌付的動作來看,金科的公開市場信用風險暫時不需要擔心。
然而,金科近百億的商票卻無法讓人放心。自2021年年底以來,金科股份多次被爆出拖欠供應商工程款、商票逾期拒付,甚至員工理財出現逾期等諸多傳聞。金科也多次出來辟謠,但各方聲音依舊此起彼伏。
金科能否度過這輪地產寒冬,不是只靠公司高管的一廂情愿,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而這主要取決于金科的資金實力。倘若金科的資金儲備不足以償付債務,融資端和銷售端均無法提供充足的彈藥,金科的現金流能扛多久,便是金科的債權人、投資人和業主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