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雙霞
今年以來,外部環境復雜,國內疫情、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加劇。為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資金壓力,渡過難關,監管將繼續明確2022年小微企業貸款增、擴、提、降的工作目標。
銀監會要求銀行業繼續實現貸款增速和普惠性小微企業“兩增”。在結構上,努力不斷提高信用貸款在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
新形勢下,小微貸款業務將如何再次下沉?小微服務如何才能更加完善和精準?其中,金融科技企業能起到什么作用?
充分發揮財務紐帶的作用
在我國,小微企業和個人數量多、范圍廣,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疫情之下,很多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困境。幫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成為保險市場主體和居民就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金融業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小微金融服務之路。從傳統的審批模式到信貸工廠模式,再到小額貸款模式,再到現在的互聯網信貸模式,有效拓展了小微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根據央行披露的最新數據,2022年3月末,我國普惠金融余額為1000億元?;萏啬嵝☆~貸款20.8萬億元,是2018年初的2.5倍;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小微經營主體5039萬戶,是2018年末的2.2倍。
然而,隨著小微金融業務的深入,商業銀行也面臨著客戶下沉、客戶觸達、貸后管理等挑戰。
其中,一些具有場景觸達能力和風控技術優勢的金融科技企業發揮了有效作用。
比如母公司信義科技,與合作機構優勢互補,搭建金融連接器,用科技鏈接B端金融機構與C端個人、小微企業借款人,用科技提升金融效率。截至2021年底,新野科技已成功對接60余家持牌金融機構,累計注冊用戶1.403億。
從數據上來看,小微商家的占比和心怡科技的客戶群也在不斷提升。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母公司信義科技單季服務小微用戶50.7萬,增長161.3%;單季度小微企業主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貸款金額為86億元,占同期交易總額的22.1%。創新小微服務模式
在“增量”的同時,“提質”也是小微服務的應有之義。疫情下,小微企業更需要精細化、個性化的服務。
銀監會也明確表示,要采取更多措施滿足小微企業的非信貸金融需求。監管中提到,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企業需求、互聯網新業態、疫情防控要求等具體情況,加快小微企業簡易開戶服務,完善開戶流程,提升用戶體驗。
頭部金融科技公司也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關注和投入,深入小微企業發展一線,致力于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更豐富、更高效的工具服務。2022年初,拍拍貸APP陸續推出眾多服務小微企業的功能,提供
隨著小微服務的進一步發展,小微企業的需求不再僅僅是融資服務,面向小微企業的全鏈條服務更具想象空間。
誰能識別小微企業的需求,為小微企業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成為競爭的關鍵。
事實上,監管也鼓勵機構加大信貸產品創新力度,加強小微企業信用信息的挖掘和應用,著力提高信用貸款發放效率。
這背后有銀行的探索,金融科技公司也有嘗試的空間。
比如“小微專區”,針對全鏈條、全生命周期的小微群體需求,在解決資金需求的同時,不斷推出個性化服務。隨著業務的推進,未來可能會衍生出一款全新的肖偉產品。
在“拍拍貸”的愿景下,肖偉服務旨在拓展小客戶服務,開拓企業新的增長點。同時緊跟國家戰略,致力于為小客戶提供更多服務,解決社會需求,成為集團ESG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小微服務也正在成為金融科技企業新的增長點。根據一點資訊2021年財報數據,全年服務小微用戶82.6萬人,貢獻貸款金額270億,占全年總交易量的19.7%。
小微,就業穩定,經濟繁榮。在業內看來,此次推出的小微專區有助于提升服務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是解決小微企業管理難題、促進其高質量發展的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