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年初以來,一些持牌消費公司經歷了重大人事變動。5月8日,據北京商報今日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至少有中銀消費金融、中信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尹航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等15家貨幣消費機構發生人事變動,超過9家機構頻繁發生兩次以上人事變動,涉及董事長、總經理、行長、副總經理等核心崗位。
在業內人士看來,最近頻繁的并購。行業內的a勢必面臨高層換血。另外,也是行業競爭造成的。黃金消費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業務調整和高管變動很可能會增加,人才會在各個機構間多方向流動。
015機構人事變動頻繁,最新一個來自晉商消費金融。5月5日,山西銀保監局發布任職資格批復,核準上官玉山西消費金融董事、董事長任職資格。
另據了解,上官玉仍將是晉商消費金融的法定代表人。此外,他還曾擔任晉商銀行、長治財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晉商銀行長治分行的高管。
黃金行業高層最頻繁的“換血”是在4月份。4月28日,江蘇監管局核準蘇寧消費金融董事長張偉年、總經理白斌任職資格。5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從蘇寧消費金融部獲悉,張偉年和白斌均已正式上任履職。他們曾任南京銀行消費金融中心總經理和副總經理,在消費金融業務、金融管理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
同樣在4月28日,銀監會上海監管局也公布并核準了楊蓉和尚誠消費金融董事長、董事黃成的任職資格。公開信息顯示,與多家機構一致,商誠消費金融新任董事長楊蓉來自股東上海銀行,曾擔任該行零售業務部總經理。
5個月來,北京商報今日記者注意到,興業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尚萌消費金融、哈爾濱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中信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尹航消費金融、金誠消費金融、尚誠消費金融、蘇寧消費金融等15家機構。
其中,金誠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等9家機構經歷了2次以上人事變動,涉及董事長、總經理、行長、副總經理等核心崗位。
02多機構回應背后原因針對年內多次重大人事變動,5月8日,北京商報今日記者采訪了幾家消費類公司,了解其中原因及后續影響。
其中,中銀消費金融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前高管退休是正常的接替。如果谷峰接替徐紫櫻擔任副主席,徐紫櫻將于2018年6月獲得批準?,F在她已經任職三年多了,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在固定期限內輪崗是監管規定?!?/p>
中信消費金融也回應稱,公司高管變動屬于正常人事變動。前任總經理去年初因個人原因辭職了。中信消費金融新任總經理李成全程參與了中信消費金融的籌備工作,并在開業后擔任公司副總經理一職,熟悉公司整體運作及業務條線。據介紹,李成先后就職于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擁有20多年的信息科技、零售業務、互聯網從業經驗
蘇寧消費金融的人事變動來自于股東的變動。據公司回應,3月,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擬收購蘇寧小金其他股東持有的41%股份,進而收購蘇寧小金控股權。收購完成后,南京銀行對蘇寧小金的持股比例由15%增至56%。目前收購整體進展順利,實現股權交割仍需等待監管部門批準。更換董事長和總經理是收購中正常的環節。
蘇寧消費金融進一步表示,今年公司的主要任務是“穩”,做好基礎工作。股權交割后,南京銀行將研究適時增加公司股本,壯大公司資本實力,并對其業務模式、業務發展規劃、內部組織機構等做出一系列安排。
可以看出,消費金融公司高管的變動,與公司和行業競爭的變化有關。正如零一研究院院長余百成評論的那樣,一方面,董事和新高管的調整主要是因為股東的變更、股東人員的變動和新業務的開展;另一方面,消費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機構競爭日趨激烈,消費金融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業務調整和高管的變動都有可能增加,人才會在各個機構之間多方向流動。
03如何在多方壓力下打破局面?
如今,消費金融行業正處于轉型和變革的過程中。
一方面,隨著巨頭的陸續入場,行業已經從原來的藍海逐漸進入紅海;另一方面,租房、教育、醫美等典型的消費金融場景。紛紛受到嚴格監管,限制了消費機構的展業;近年來,由于重流量紅利減少、客戶浮動策略顯著等因素,持牌消費金融董事的高變動也成為各類機構適應變化、銳意進取的一個縮影。
高管的變動往往有利有弊。易觀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今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高管頻繁變動有給機構引入新鮮血液的好處。
激發組織活力,體現出數字經濟時代消費金融機構順勢而為加強數字化轉型及業務擴張的動作,但過度頻繁的變動可能會影響公司戰略布局的連貫性,降低決策的執行力度,此外還會增加磨合成本。“對機構來講,一方面能夠激勵團隊,讓每個成員都有緊迫感,添加新鮮血液打破現有格局帶動業績增加,另一方面如果不謹慎,就會讓原有的戰略失效,讓公司陷入走不出短期目標的怪圈?!辈┩ㄗ稍兘鹑跇I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同樣說道。
不過,不僅僅是今年,近年來消金公司均出現了較為頻繁的人事變動。對于機構后續發展,王蓬博認為,消費金融行業最近幾年競爭日趨激烈,消費支柱場景變動很大,同時行業合規緊迫性也在持續增加,新進入者也在改變著行業格局。
王蓬博表示,從不同類型的機構來講,銀行系憑借低成本的資金優勢以及金融從業的風控運營優勢占據龍頭地位,但場景滲透仍然不足,應該加速零售數字化方向的轉型;產業系消費金融公司則要擺脫對其內部場景和渠道的依靠和糾葛,盡快建立起依托于自身的獨立業務場景,在風控和戰略方向上更加細化。
冰鑒科技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同樣稱,消金行業參與者眾多、競爭激烈,股東應該給予管理團隊更長的考驗時間,而不能緊盯短期目標,在考核管理層時,也需要更多的考察維度。
王詩強表示,對于管理層,需要改變策略,不能緊盯長尾次貸人群,更應該積極擁抱創新,特別是人工智能時代,無接觸式金融將普遍化,需要消金公司加大人工智能技術投入和應用,控制風險,降低壞賬率,從而在保持盈利的情況下降低貸款利率,吸引優質借款客戶,拓寬服務邊界,最終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加的良性循環。
文 / 北京商報記者 劉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