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高管,這個曾經令人垂涎的職位,隨著被調查的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高危職業”。
寫作|獅子座
生產|支付百科
自2022年初以來,中央政府頻繁發出關于懲治金融領域腐敗的聲音。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中央金融機構至少有40人被免職。央行至少有2人;至少有4家金融機構;金融機構負責人不少于10人;當地金融機構,至少有17人。
01
1月4日,2022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兩大央行拉開了2022年金融反腐的序幕。中國人民銀行服務中心原黨委書記、主任牟善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自此也拉開了2022金融反腐的序幕。
又一位央行高管在虎年首個工作日被調查。2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昆明中心支行原黨委書記、行長楊小平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楊小平,63歲,于2019年5月辭任昆明市中心支行黨委書記。02
許多國有銀行被調查和雙開,伴隨著招商銀行田惠宇的調查。最近,他曾經執掌的建行深圳分行多名高管被查。今年4月12日、15日,建行深圳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王業,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張雪晴被查。此外,韓于4月22日被調查,建行深圳分行三名高管于4月被調查。
農業銀行涉及兩名高管。4月13日,中國農業銀行大連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李接受中國農業銀行紀檢監察組和大連市紀委監委聯合審查調查。
3月30日,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原黨委副書記、副行長王振林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稱,王振林在任期間,故意擾亂非法資金流向,隱瞞非法財產,編造虛假事實,偽造虛假證據,對抗組織審查;長期官商勾結,與不法企業主、基金經紀人勾結,形成利益共同體,非法開展業務,向管理和服務對象放貸,獲取巨額回報;違反國家區域信貸政策發放貸款,造成不良貸款等。構成嚴重職務違法,并涉嫌受賄、違規發放貸款。
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原副行長盧也被“雙開”。3月2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陸濫用信貸審批權,造成重大風險損失;利用職務上的影響為他人在提拔上謀取利益;與不法商人勾結,甘于被“追殺”;肆無忌憚地追求個人享受和低級趣味,構成嚴重的職務違法行為,并涉嫌受賄和非法發放貸款。受到開除黨籍和公職處分,依法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4月21日,交通銀行四川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劉志剛被調查。就在上個月,去年9月被查的交通銀行遼寧省分行原副行長俞華元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近年來,交行多名高管被“雙開”。
2020年11月,交通銀行河北省分行原黨組成員、副行長馬驍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19年4月,交通銀行發展研究部原總經理厲楊勇因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2017年2月,楊東平,國會議員
4月16日,哈爾濱銀行原黨委委員、副董事長、董事會秘書孫被查。她和陸天俊都是哈爾濱銀行的資深員工,工作了20多年。
4月17日,中原信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衛華被調查。趙衛華先后在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中信銀行鄭州分行工作,擔任中原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
4月22日,卸任四天的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被調查。
4月至今,銀行系統至少有5人被“雙開”:
4月2日,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謝鴻儒被“雙開”。通報其將工作單位視為私人領地,作風霸道,貪圖享樂,“風貪腐一體化”問題突出,用公款支付個人費用,大肆揮霍國有資產;將多頭授信審批權作為謀取私利的工具,接受利益輸送,肆無忌憚地斂財,數額巨大。
4月8日,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倪顯孟被“雙開”。
通報稱,倪先猛違反政治紀律,對抗組織審查,從事封建迷信活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多次違規收受禮金、公車私用;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之便幫助親屬承攬貸款。
客戶的工程項目;違反生活紀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利用職務便利,幫助有關企業獲取貸款,與他人共同收受巨額財物,涉嫌受賄犯罪。4月11日,中國銀保監會四川監管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李國榮被“雙開”。
通報直指其在包商銀行風險處置中上下其手,插手干預包商銀行及關聯機構資金借貸、資產處置、人事安排等事項,大肆謀取私利,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在擔任包商銀行接管組副組長、包商銀行臨時黨委書記期間,其無視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妄想當官發財“兩不誤”,把黨和人民賦予的風險處置權力作為利益輸送、結交關系的工具,是“靠接管吃接管”的典型,是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的典型。
4月12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宜昌市分行原黨委書記、行長吳清松被“雙開”。通報稱,吳清松超標準裝修辦公用房;逆程序操作,違規開展集中采購工作。違反國家規定發放貸款,數額特別巨大;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并索取、收受巨額賄賂等。
4月18日,中國光大銀行交易銀行部原總經理夏偉被“雙開”。通報稱其奉行奢靡享樂主義;生活糜爛,腐化墮落,搞錢色交易;吃里扒外,不如實報告貸款企業重要情況,違規泄露貸款發放信息,造成國有資產重大風險損失等。
04
金融反腐力度持續加碼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金融反腐中“窩案”表現突出,如建行深圳分行的三名高管,還有哈爾濱銀行的孫飛霞、呂天君。
同時,辭職與退休也都不再是腐敗的“護身符”。比如今年以來,桂林銀行原副行長卿毅新、江西省聯社信貸管理部原總經理江傳寶,均是在卸任數年后遭到翻案。退休不等于“平安著陸”,對于腐敗分子而言,沒有什么“既往不咎”。
進入2022以來,隨著中央巡視工作的推進,金融機構被查高管的名單也是逐日增加。整體來看,銀行系統落馬官員占據了絕大部分。
這些落馬官員多是銀行分行高管,他們受到監管相對較少,銀行內部的決策權也是集中在他們手中,加上銀行業務具有私密性,也給他們提供更多可操作空間。
銀行高管,這個曾經人人向往的職位,伴隨著與日俱增的被查人數,如今變成了“高危職業”。同時,反腐力度的增強也為后來者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