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又稱“世界讀書日”),設立這一天是為了促進更多的人閱讀和寫作。希望大家能夠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保護知識產權。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當天在京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希望廣大黨員干部帶頭學習研究,修身養性,增長才干;希望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快樂閱讀,健康成長;希望全社會參與閱讀,形成愛閱讀、讀好書、善于閱讀的濃厚氛圍”。趁著“世界讀書日”的熱門話題,拼多多于4月21日發布《2021多多閱讀報告》,推動“多讀書”的推廣。為了配合這波宣傳,拼多多還將其放到了自媒體平臺上,拼多多獲得了——知識的新身份。品多多的報告顯示,越來越多來自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將“拼書”作為一種生活習慣,圖書消費者年輕化趨勢明顯。2021年,與《多看》第一季相比,《多看》第二季中,95后讀者訂單量同比增長62.5%,00后訂單量同比增長58%。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白領和大學生,正在成為“多讀書”的忠實“粉絲”。拼多多在相關文章中強調,拼多多不斷加強與權威出版社、圖書出版公司的合作,圍繞“全民平價讀好書”的理念,不斷推動平價正版圖書市場的發展,普及全民閱讀,加強公益方向的合作。事實上,拼多多也應該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因為拼多多平臺的盜版書和盜版視頻問題極其嚴重。新經濟IPO注意到,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搜索“上海夢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的經營主體),共檢索到29774份文書。其中,涉及版權的裁判文書多達759份。
根據新經濟IPO,拼多多商家侵犯作品發行權的企業有: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國家開放大學出版社、新經典文化、國脈文化傳媒、奧菲娛樂002292。深圳與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例如,2022年3月24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北京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與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濟寧市耀協潤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的案件》顯示,拼多多提供的證據顯示,涉案店鋪由被告(濟寧耀協潤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2020年9月30日開設,該店鋪一直未關閉。此外,拼多多提供的商品信息顯示,《經濟學原理》公證購買的商品,《曼昆第七版微觀經濟學卷宏觀經濟學卷問題答案》已于2022年1月20日被平臺封禁。關于原告(北京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要求被告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25萬元的訴訟請求,由于原告未向本院證明被告因侵權而遭受的實際損失,且無證據證明被告因侵權而有違法所得,本院在綜合考慮作品類型、侵權性質及后果的基礎上, 被告的經營時間、涉案圖書的銷量(銷量為9.9萬冊以上)、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酌情確定被告的賠償數額。 法院認為,拼多多已核實銷售者身份,要求不得銷售侵權商品,拼多多已及時刪除被投訴商品的相關鏈接,可視為已及時、完整履行合理審查義務,免除賠償責任。法院一審判決:1。被告濟寧藥械潤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北京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6萬元;二。駁回原告北京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525元,原告北京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606元,被告濟寧耀謝潤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1919元,除了涉及圖書、視頻的版權糾紛,拼多多商家還被訴侵犯了高圖教育(跟誰學)、粉筆職業教育、站酷學習等教育機構的作品信息。
例如,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北京粉筆藍天科技有限公司與西安市碑林區建睿軒圖書店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民事一審判決書》年2月28日顯示,堅瑞軒圖書店入駐XX公司經營的拼多多平臺,經營一家名為“Xi市北林區堅瑞軒圖店”的店鋪。2021年2月26日,該店銷售商品名為“21國考及公務員粉筆公考決戰5000題,膠裝”“2021粉筆公考及公務員考試決戰5000題,平裝本”的圖書(被控侵權商品)。粉筆藍天公司委托代理人以110元和66元的價格購買了上述兩套書。在法庭上
勘驗,被控侵權商品與正版圖書相比,存在封皮顏色、紙張質量、封底文字、書脊裝訂等多處不同,故粉筆藍天公司主張被控侵權商品為盜版書籍。 被控侵權商品分別于2021年5月21日、2021年8月19日被XX公司禁售。截止至禁售日,被控侵權商品已銷售2862件,銷售金額22.98萬元。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西安市碑林區建睿軒圖書店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北京粉筆藍天科技有限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4萬元。 新經濟IPO注意到, 2022年3月2日至2023年6月29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拼多多運營主體)的開庭公告多達5002篇,其中侵害作品發行權糾紛多達2246篇,占比高達44.90%。 面對這么多的作品發行權的法律糾紛,拼多多對商家的侵權行為真的一概不知?作為中國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拼多多有沒有嚴格審查商家上架知識類商品?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拼多多將從傳播知識的“中轉站”變成山寨知識的“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