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氣發布的年報顯示,2021年營業收入高達1313億元,但凈利潤為99.88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37.58億元??鄢墙洺P該p益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高達118.89億元。
出現如此巨虧的主要原因是上海電氣“通信公司”去年遭遇的“專網通信”騙局,以及持有恒大集團相關資產的部分下屬企業20多億元的減值損失,對業績影響較大。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氣的控股股東為上海電氣控股集團,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上海電氣作為國企,先后踩了“專網通訊”和恒大集團,也讓不少網友表示看不懂“踩雷”、“特意踩雷”、“有內奸嗎?”還有“上海電氣踩雷”的笑話.
01
“專網通訊”被騙超83億,“踩雷”恒大減值超20億。
根據上海電氣給出的說法,巨虧的原因主要有六點,海外項目運營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成本上升;采用公司權益法核算的部分合營企業出現重大虧損;在外界看來,部分子公司商譽減值是不可控的外部原因。本身造成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對通信公司的風險項目計提相關損失;二是對與恒大集團相關的部分下屬企業資產計提信用減值損失。2021年年中公告顯示,上海電氣提及的通信公司,即上海電氣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其持股40%的通信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期。上海電氣對通信公司的股東權益賬面價值為5.26億元,公司還向其提供了77.66億元的股東借款。極端情況下,最終可能對公司凈利潤造成83億元的損失。事實更糟糕。根據年報披露,2021年通信公司最終計提減值損失合計92.22億元,影響2021年合并財務報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83.54億元。此外,上海電氣還踩了恒大的雷。公司當日公告稱,截至2021年12月31日,子公司對恒大集團及其成員公司的應收票據為21.73億元,應收賬款為17.81億元,合同資產為2.75億元,合計42.29億元。上海電氣稱,由于恒大集團經營困難,公司部分子公司與恒大集團相關的應收款項逾期。公司認為減值跡象明顯,需要計提單項減值準備。2021年,恒大集團應收款項減值準備合計20.23億元,上述計提影響公司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7.61億元。
這也引起了投資者的爭吵。有投資者直言,“受損的投資者如何向上海電氣索賠?”也有投資者表示,“幾十億的巨虧就這樣沒有結果,草草做了壞賬,散戶要承擔損失”。甚至有投資者表示,“關于維權——錯過了可能是過錯!”.
02
經營性現金流下降324.74%,至-105億元。
事實上,除了先后踩雷“專網通訊”和恒大集團,上海電氣的主營業務業績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1313.88億元,同比下降4.3%;毛利率為15.07%,同比下降1.69個百分點。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新訂單1441.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2.3%。上海電氣主營業務由能源裝備、工業裝備和綜合服務三大板塊組成,其中綜合服務實現營業收入394.52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4.47%。上海電氣的現金流情況也不樂觀。截至2021年末,上海電氣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05.54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24.74%。一系列負面事件不僅影響了業績,上海電氣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幾乎不容樂觀。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上海電氣的股價下跌超過20%,尤其是在2022年。截至4月20日收盤,上海電氣a股股價暫報3.98元/股,較最高點8.98元/股有所上漲,跌幅超過5%。
5%。03
副總裁被逮捕,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近300天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電氣控股股東為上海電氣控股集團,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作為一家國企,先后踩雷“專網通信”騙局和恒大集團,也讓網友們懷疑公司內部是不是有“內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海電氣披露一系列利空之前,去年4月7日,中共上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和上海市監察委員會官網曾發布消息稱,上海電氣原副總裁呂亞臣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上海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同年10月13日,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依法以涉嫌貪污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等多項罪名對呂亞臣決定逮捕。 而值得一提的是,呂亞臣除了曾擔任上海電氣副總裁之外,還擔任過上海電氣通訊前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 此外,上海電氣也曾于2021年7月5日收到中國證監會對公司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其進行立案調查。
截至目前,上海電氣已經被中國證監會調查近300天,若上海電氣因上述立案調查事項最終被中國證監會認定構成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為,將存在被行政處罰的風險,且可能面臨被投資者訴訟的風險。